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中俄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热尔图加共和国”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自1884年初冬,在俄国东部流传有关在中国热尔图加河上发现黄金宝藏的消息,大量人群涌入这个原始荒漠的河床,于是由不同民族拼合的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建立了。“热尔图加共和国”(1884—1886年)设立了“采金事务所”,用以管理和协调当地的居民和黄金开采等事务。人们在“热尔图加共和国”利用简陋的工具破坏性地挖掘着黄金并用淘得的沙金寻欢作乐。1885年8月清政府加大驱逐中国漠河地区采金人的力度,经多次驱逐后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灭亡。

关键词:热尔图加共和国;黄金开采;中俄关系

中图分类号:K5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5-0064-03

一、“热尔图加共和国”的建立

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决定向黑龙江左岸移民。建立起许多村屯。

中国一侧保持着原始地貌——荒凉、未被开垦的山地和河谷,纵横交错流入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的河流,湖泊、沼泽以及难以通行的原始森林。清政府限制内地向东北地区移民,致使黑龙江右岸人烟稀少。由于这些地方没有居民居住,越界的俄国哥萨克和戍边人员在这里不断开垦土地,甚至进入中国的纵深地区渔猎和从事其他生产。他们有的在离边境加俄里的湖泊和河流中捕鱼,有的在河谷开采沙金矿。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哥萨克,越来越多的俄国人涌入了黑龙江右岸。这些俄国人选择的目的地主要是漠河以南的老沟地区,这里有一条流入额尔古纳河的支流,这条小河的长度为25~30俄里,宽度大约为20俄丈,这条河流经的狭长的谷地蕴藏着丰富的黄金,在这个谷地不深的地方就是金矿。进入中国境内的俄国人称这条河为“热尔图加河”。从1884年冬季开始,几乎整个西西伯利亚都流传着在中国某个地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热尔图加河上发现了“新加利福尼亚”和丰富的宝藏的消息。甚至传说在这片中国神奇的河谷谷地上,到处都是俯首可得的宝藏,“拣起苔藓都是金子”,似乎只要到了那里就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而对于那些贫穷的俄国人更有吸引力的传说是,如果来到这里的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宝藏,那么也可以在其他人那里做杂工,一天至少能赚到25卢布或更多的工钱。于是,“周围骚动起来了,今天就有一批出发到额尔古纳和阿穆尔河地区的人,人们涌向热尔图加。尼布楚城的工人们激动,赤塔州热情高涨,消息又传到了伊尔库次克。所有的谈话都集中在热尔图加上。有关热尔图加黄金的消息差一点就传到萨哈林”。这种黄金狂热病波及面很大,不仅是普通居民、哥萨克、杂工,还有小市民、城市居民甚至官员和不太富有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地方知识分子,以及商人和工厂主、失业者和骗子等等,那些想轻易发横财的人都激动起来。“尼布楚地区各行各业、各种年龄和状态的人们撇下手头的活计,蜂拥去热尔图加。仅尼布楚一个城市在最近一个星期前往那里的就达100人。甚至知识分子装备好并成批地去往那里,医生也已经去了四批”。就这样,为实现暴富的梦想,不同阶层的俄罗斯人、鞑靼人、布里亚特人、朝鲜人和中国境内不同民族的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那个传说中的神秘宝地。在1884年冬,在这个原始荒漠的河床的岸边,由不同民族拼合的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出现了。

二、“热尔图加共和国”的机构

从1884年开始,在老沟金矿,俄国“招工四千余名,造屋七百余间,立窑五百余所,工商列居”。据俄财政部编《满洲通志》记载,老沟金矿全盛时,矿工达1,5万人,其中有俄国人0,9万人,包括哥萨克、矿丁、工人、逃犯、退役军官、传教士、商人、西伯利亚土著和无业流民等,其余为华民、朝鲜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和犹太人。“热尔图加共和国”为了使采金活动得到保证,组织各方会议,成立“采金事务所”,由俄人谢列特金任事务所总首领。所下分5个区,统辖700余个“作业组”。“热尔图加共和国”设立管理机构后,又制定“法律”,征收捐税,组建150人的“武装”,建立教堂等公共设施。于是,在法律、税收、武装、东正教与采金活动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也被称为“阿穆尔的加利福尼亚”。

为了规范这里不同种族的居民的行为,“热尔图加共和国”将其居民和地块进行了划分,选出8位长者——4名中国人长者和4名俄国人长者,同时制定了相关行为规则,公布与众,警示人们严格地遵守。“热尔图加共和国”具有自己的行政和执法部门,由选出的长者组成,后来增加了法官和财务管理人员。政权机构的代表增至12人。整个矿区最初被划分为3部分(稍后为4部分、在共和国结束时为5部分),选举一个最高首领,作为“总统”或者是“主席”,掌管一个刻有“热尔图加矿矿长”的金印。最高首领管理整个矿区,另有5位长者和5位被选举出的法官分别管理5个分矿区。长者的官印为白色并刻有“热尔图加矿区长者”;5位法官的职权是管理和处理有争议事情或者要求政府妥善协调处理的官司;掌管财务的人员管理社会的金钱和财富。所有不重要的事情由长者实施和决定,更加复杂或者有争议的事情由法官处理,但是更加重要的事情要求由矿上最高的首领参加处理。在特别重要的情况下,如关系到整个社会或者整个矿区利益的时候,其处置的条件、管理或者生存等,要聚合民众解决,例如,对案件的审理,对社会资金的清查等。

妇女是当地一个特殊的话题,她们在1885年之后才首次出现在热尔图加,与全体居民人数相比,她们人数非常少,不超过男性的5%。这里的女性仅为俄国妇女,因为在整个阿穆尔沿岸和乌苏里边区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没有遇见过中国妇女。当然也有某些当地土著民族的妇女,如奥罗奇妇女、吉里亚克妇女等。妇女首次出现在热尔图加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三、“热尔图加共和国”的生活和黄金开采

俄国人这样描述“热尔图加共和国”当时的情形:沿着河流,一直到谷底散布着很多破败的建筑物,毫无规则,或者是孤零零地、或者是数十座聚集在那里。在这些房屋中形成了街道和小巷,不成体系,相互之间像迷宫一样。从远处看,房屋像是玩具,实际上它们也很小,像迷你建筑,用纸张和细纹布代替玻璃,平顶粗木房顶代替天花板。总之,这些建筑物还是适应了这里的冬天,有地板和炉子,有时也用铁构件和在墙体中填加衬件。其中也不乏带屋顶和烟筒的宽敞而美丽的建筑物。在许多房屋的屋顶飘扬着旗子,这是小酒馆、小店(在1886年前夕、在最繁盛的时期小酒馆、小店达50家)。还建立了有两个医士的医院,有两个较大的宾馆及浴室等,浴室的门票为50戈比,如添10戈比则给一把树条。在一些房子上可以看到醒目的标语“上帆宾馆”、“会友酒吧”、“原始森林”、“加利福尼亚”。当然这些地方都是肮脏的,并聚集着无所事事的人,伏特加酒对他们有无比的诱惑力。在宾馆里聚集着小偷、商人和退休官

员、苦役犯、普通耕田人和逃跑的流放犯。

在这里,俄国人惊喜地发现,金矿层储量相当大。采金量很大。最初,当热尔图加的居民只有数百人的时候,一天洗金的重量从30磅到1普特不等,一般可从100普特的矿石中淘选1磅到1,5磅的精黄金。被挖掘的矿区向远处延伸了很远,大约有5俄里。研究发现,谷地黄金矿区部分一直延续到河流,大约有15俄里,宽度为100俄丈,地貌完全被破坏了,所有的地方都被掘开,或被炸开。洗金是最原始的方法,使用水槽和美国式的转筒筛;洗金主要用热尔图加河水和泉眼水。这完全是一种掠夺式的、破坏性的开采,使矿区很快就走向了枯竭。

采金者的生活实际上很单调,繁重的劳动使他们一有空闲就以各种方式进行宣泄,而毫不吝惜辛辛苦苦赚来的钞票。在刚开采的1884年,普通工人一天的收入为5~8卢布,此后收入有所下降,在3~5卢布之间波动,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寻欢作乐。常常当时就花掉所有的收入。有些娱乐场所一天的交易额就高达400卢布的黄金。当时所有的物品价格都是极其昂贵的,例如,一瓶罗姆酒6卢布,伏特加酒1卢布50戈比,一普特面包干16卢布,一磅糖1卢布,等等。

由于热尔图加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游手好闲的人,手中几乎没有多余钱,开采的黄金很快就脱手了:黄金从口袋里拿出来,就像拿烟草一样,用来交换商品和粮食,4卢布的佐洛特尼克,在换成金钱的时候仅为3卢布60戈比。很显然,在这种商品规则下,商人和投机商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暴利。

到1885年底,俄人开采黄金400普特。

四、“热尔图加共和国”的灭亡

在中俄伊犁交涉和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为避免南北受敌,决定通过交涉和平解决俄人开采漠河黄金问题。清政府制定了通过交涉和武力驱逐的总方针,即一方面,通过交涉,使俄收回过江俄人;另一方面整顿军备,准备以武力驱逐。

188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开始令黑龙江副都统诺们德勒和尔派遣佐领色登吉尔嘎勒率人到漠河入山调查,警告俄国人,中国官吏“以越界违约,再四开导,令其出山”。俄方拒绝撤回,称采金俄人“由该官处领照过江,如该官处来唤,即刻回国”。同年8月,黑龙江将军文绪令兴安城总管穆克德布派官兵到漠河山中搜查,发现当地俄人竟有400余名。在了解漠河金矿的情况后。清政府曾与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俄地方长官进行多次交涉。1885年6月间,俄国阿穆尔总督科尔弗被迫发布通告,令俄人撤回江北。文绪立即派副都统成庆前往漠河监察俄人撤回的情况,并让他会同协领双福调集各卡官兵,又通知呼伦贝尔总管固伯里带练军200人前往漠河。同时派遣熟悉交涉的黑龙江城协领桂廉前往漠河协助,并设转运局。一旦交涉不成。趁势以武力驱逐。同年8月6日,双福和布特哈佐领常云到漠河口英那里西站与俄方办理金矿事务所委员瓦西里会面,双方查明撤出俄人400余名,又逐出华人1 000名,因畏卡官查拿,当即发给执照,令过卡查验放行。“对没有撤出的500名俄国人、800名华人,责令必须出山。但事后查明,漠河山中仍有俄国人1 300余人”。瓦西里宣称,“我们国之好人均唤出,现有无名匪人,并你们民人,合伙不出,系属另国地方,元进兵之例”,“俄站各官因之亦不管”。因此这次驱逐并不彻底,致使采金人复聚,继续开采不止。

同年8月下旬,俄阿穆尔总督科尔弗从赤塔返回布拉戈维申斯克时,曾在依戈那申山岸逗留,中方官员闻讯,前往要求科尔弗将俄国人撤回。科尔弗说,“闻得散俄人。不服官管,事关中国境界,碍难经理。总由贵国任使驱逐,方属合适”。黑龙江将军文绪将情况如实奏明,并咨报总署与俄使交涉。8月28日,派协领寿庆率领所调各卡官兵到漠河口,与先期到达的双福、常云等密切配合,由双福统一指挥,切断进出粮道。双福与俄站官联系,由俄方进山通知,“说现有大兵前来,令你们俄人赶紧出山,否则决不宽恕”。9月1日黎明,采金人纷纷出山,逃回俄境。中国官军将热尔图加700余所房屋,500余所地窖全部焚毁。此后,一些俄国人乘清兵防备松懈,再度潜入金矿,在经多次清剿收效不大的情况下,清军迅速增兵,分三路进剿,俘获俄国人343人,押解出山,交给俄站官接收。至此,“热尔图加共和国”灭亡了。

[责任编辑:初祥]

推荐访问:共和国 鲜为人知 中俄 历史 热尔图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