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基于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视角下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思考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历史街区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但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不少地方在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忽略了以原住民为代表的社会属性,忽略了历史街区中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本文以原住民为主要出发点,构建原住民生活原真性的视角,从原住民的角度看待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居民安置问题,得出保护原住民生活原真性对历史街区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从原住民的安置、原住民的住所建筑及生活环境、原住民居住街区的公共设施建设这三个方面,提出基于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更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街区;原住民;生活原真性;保护与更新

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思想被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城市看“气质”“文脉”给予城市“精气神”。历史街区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街区中城市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整个城市文脉传承的基础。可以说,保护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尊重城市历史和市民生活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中的大拆大建让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着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但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由于国内的更新多是从经济效益出发,注重对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从而过于注重物质空间的设计,导致更新中出现了历史街区雷同化、过度商业化、原住民生活空间破碎化,街区文化特色缺失等情况。我国对历史街区发展演变思潮的总结归纳与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论方法研究,尚存在很大不足。

针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我们应该意识到,历史街区首先应该是生活在街区中的住民的生活交往空间,而许多历史街区在更新中缺乏从保护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角度出发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生活原真性在历史街区中的体现,构建原住民生活原真性的视角,并从原住民的角度看待历史街区在更新中的居民安置问题,而后结合二者得出保护历史街区中原住民生活原真性的意义所在。基于原住民生活原真性的视角,思考当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以多种手段来强化街区的历史价值和激发街区的活力,最终达到历史街区的“再生”。

一、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视角的构建

(一)原真性的概念

“原真性”具有真正而非虚假的,原本而非复制的,诚实而非虚伪的,神圣而非世俗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原真性”一词开始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被提出和应用,《威尼斯宪章》将“原真性”的概念首次引入文化遗产界;《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概念框架,并扩展了原真性的信息内容;《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使得国际遗产界在关于真实性的问题方面达成了共识。

(二)历史街区的生活原真性

社会属性是历史街区的一个主要特性,它强调人在其中的社会生活表现。历史街区中的生活可以由表现形式、组织结构、社会网络三个方面构成。由这三个方面体现出的生活原真性,是指历史街区中生活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程度,它反映了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网络的保存与延续状况。历史街区生活原真性的价值就在于使街区居民既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舒适,又能保存历史的环境风貌与传统的人文精神。

(三)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视角

结合上文对原真性定义以及对生活原真性的阐述,本文从原住民的视角出发,深化历史街区生活原真性的概念,将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视角定义如下:历史街区中原住民生活原真性视角是从原住民的角度入手,深入调查原住民最“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研究原住民传统生活中值得被保护与延续的文化体现和传承方式,了解原住民对于历史街区改造的意愿诉求,倡导一种以原住民的利益为核心出发点,自下而上的,居民参与共建,以社区营造为主体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其目的是使历史街区中的居民能宜居在现代化改造后的“旧家园”,并能使得历史环境风貌和传统的社会空间结构得以保护和延续,古城文化和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发扬。

二、从原住民的视角看待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居民安置问题

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原住民的“去”与“留”一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安置问题不仅关系到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 而且关系到整个街区的规划和定位,关系到街区的历史风貌以及街区改造的投资收益问题。

当前我国在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对原住民的安置方式主要有三种:异地安置、货币安置和回迁安置。国内的历史街区多采用2—3种安置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居民可以配合政府選择契合自己需求的安置方式。但多数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后,街区功能发生了改变,导致原住居民自发性地离开街区,政府也常用产权买断、产权调换等方式引导历史街区中的原住民进行外迁。总结起来,致使原住民外迁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经济利益可观,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选择货币安置的拆迁户大都可以领取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用这一笔钱可在外面购置新房甚至还有节余;其二,不少居民喜欢现代化的生活环境,而生活在历史老街区中的居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老街区房屋破旧,街区供水、供电、供气、交通及卫生设施落后;其三,原住民私人生活空间受打扰,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发生置换,多成为特色商业街,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已不适合原住民居住。

三、保护历史街区原住民生活原真性的意义

虽然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民外迁的现象十分普遍,但保护“留”在街区内的原住民生活的原真性对历史街区具有重大的意义。

原住民是历史文化街区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街区中的原住民,不像街区中的历史文物古迹,是静态的、无声的历史文化遗产,原住民是动态的,是灵动有声的,是具有再生性的载体。原住居民群体身上传承着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只有从原住民随意自然的生活中,才能找到原汁原味的,代表该历史街区地域特色的历史韵味,只有从原住民长年延续的民风习俗、节庆活动中,才能发现历史街区的深厚的文化积淀。

原住民生活原真性是历史街区的重要保护内容。业内有学者认为,要保护历史街区,不能完全改变其功能,导致大量原住民外迁,这样的保护只是表面上的保护,实际上却是在破坏历史街区文化的真正内核。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原真性”。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应是保护原住民的生活原真性,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保存的“历史文化信息”才是最真实地信息,历史街区才不会因此失去原真的历史韵味。

四、对当代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式的建议

(一)“去”与“留” :解决原住民的安置问题

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对原住民的“去”“留”问题,规划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理性的安排,把握其中的平衡点,坚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作好安置工作,努力追求历史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和谐共存。

首先,在“以人为本”的安置过程中应切实保护好原住民的合法权益。在历史街区改造中,原住居民的安置不管是采用异地安置、货币安置还是回迁安置,都应当尊重居民的居住权,切实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居住需求和对安置工作的看法,在安置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居民合法权益。切忌不可放手让企业把控搬迁工程,一味的商业化运作,不注重保护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不懂得倾听原住民的真实需求。从科学保护文物的角度讲,重视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建筑风格,尊重人的权益同样重要。

其次,注重让城市文化的载体所承载的传统文化能得到延续。留住原住民,也要注意让历史街区中积淀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也随之留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遵循原真性,普通居民生活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想办法保留存在其中的社会生活[10]。同时,本文认为要注重原住民后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的再生性,使城市历史街区中独特的人文精神在“新新人类”的身上得以延续,防止原住民被现代文化完全同化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

(二)“新”与“旧”:更新原住民的住所建筑,优化街区环境

历史文物建筑是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旧街区形象最直观的体现,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是维持原住民生活原真性的重要的一环。

“修旧如旧,原貌整修”是修缮历史建筑的基本要求,对历史街区内的建筑物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修缮,要求历史街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用和原来相同的建筑工艺手法,相同的建筑材料,按一定时期的原貌进行修建,并将其进行“做旧”处理,使建筑风貌与街区总体形象相吻合。

“改变历史街区落后的形象”与“保留片区的历史韵味”是进行历史街区建筑更新的两大方面的要求,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历史街区的老建筑群,不可一味地按照建筑物本身的面貌进行修复。时代更替,原建筑物的体量和内部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生活需求,对建筑进行修整时,如果不能做到提升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最后街区内留下的就只会是历史的“空壳”,是缺少了原住居民和原住民所承载的历史街区传统文化的片区,导致既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历史街区落后的形象,又没能保留住街区的历史韵味,所以,除文物保护建筑外的其他建筑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必要性的拓建改造,以增添相应现代化基础设施。同时,要相应对建筑周边的环境景观进行整治和改造,建筑物与周围景观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展现旧街区新貌。这样既改变了历史街区落后的形象又为留住片区的历史韵味提供了前提保障。

(三)“古”与“今”:完善原住民居住街区的公共设施建设

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古时的城市公共设施的设置已经无法满足今日之需,对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应放在重要的先行位置上。首先,完善片区供电、供水和供气状况,以满足当代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街区内历史建筑以及原住民家中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对消防设施进行查缺补漏,加快推进基层消防安全教育;对街區的卫生设施进行优化工作。其次,合理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增添城市公园、休闲广场等。最后,对历史街区进行道路交通规划,解决停车难问题,大力发展综合慢行交通系统。我们应当重视对历史上留下的老街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历史街区中原住民的生活条件,满足居民们在当代的生活需要,才能保障城市历史街区中生活环境的延续性,留住在此长久生活的原住民,留住历史文化街区特有的城市文化,使历史街区能适应当代的城市建设并能长远延续地发展下去。

五、结语

新时代下,由于经济社会水平地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的需求在慢慢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在渐渐重视。历史街区的更新已从过去重视物质空间层面的保护与开发,逐渐转变为整体性的综合保护开发。这种趋势下,政府和规划设计师应更加注重历史街区的社会属性,鼓励多方参与,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旧城开发模式相结合;研究历史街区的学者们,应注重将多学科体系融合进行研究,并重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历史街区中的社会空间问题开展深入探索,研究历史街区中的场所精神的体现,城市文化的营造和文脉传承发展的方式,探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姜潇,蒋芳,周润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点出的文化课题:续“文脉”提“气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1).

[2]林翔.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03.

[3]周颖,严鑫,陈澄等.住区再生的相关研究(上)——基本理念与居民意愿[J].建筑与文化,2010(8).

[4]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5]陈享尔,蔡建明.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1).

[6]伍锡论.机遇与冲突: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生活原真性保护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08.

[7]杨春蓉.“走”还是“留”:历史街区改造中原住居民安置的两难困境——以成都宽窄巷子改造中原住居民安置为例[J].理论月刊,2009(11).

[8]杜晓帆.杜晓帆: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J].小康,2014(14).

[9]周俭,梁洁,陈飞.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实践研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07(4).

作者简介:

郭叙淇,华侨大学。

推荐访问:真性 原住民 街区 视角 思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