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学生成长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从积极引入课堂,关注弱势群体;尊重学生心理,提倡因材施教;不忘温暖问候,实现情感交流三方面,研究关注弱势群体,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5-0010-01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德育的前提。学生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养成健康的品格,成为优秀的人才。

一、积极引入课堂,关注弱势群体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在情感上需要慰藉和支撑,如果他们内心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使其性格朝着更偏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必须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改变的机会,力求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误区,自己解决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而更多的时候一些教师不愿意让学生直接正视自己的问题,对其采取旁敲侧击的形式,其实这样的做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会在沉默中忽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也没有办法直接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坦然地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困境,自主性地找出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当然,这样尖锐性的话题也需要教师引导。如教师可用感动中国里面的面对生活艰难而勇敢生活下去的人物来引起话题:朱晓辉,父亲长期卧床,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对父亲的坚守,十几年来她承受着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承受的苦难远不如她,教师可以借此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面临的苦难,有没有像她一样在面对家庭的变故而退缩或选择自暴自弃等。教师引导学生:朱晓辉敢于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是因为她的心里有着一片阳光,有着对于生活的那份自信和坦然。接着,教师可以采取倾听者的方式,让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班级里就有这样的一个同学,她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她跟随着自己的奶奶生活,眼中一直带着忧郁的神情,很难摆脱那种自卑而又孤单的感受。于是教师让她与朱晓辉进行比较,问她谁更幸运一些。她思考后说道:“好像是我,我不用去照顾别人,爸爸妈妈还能给我寄钱,但是我没有她幸运的地方就是我的父母不能在我身边。”教师说:“你能像她一样笑着面对自己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的奶奶吗?”她说我会尽量去试试,说完就笑了。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多了,不再那么孤单和无助,也不再那么自卑。关注学生内心的想法,让他们将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才会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好他们的心理导师。

二、尊重学生心理,提倡因材施教

在初中生中,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于是个别教师就放弃了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这样是对教育公平性的极大不尊重。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当特殊家庭的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思想,积极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班级里就有一名学生,幼年丧母,双胞胎哥哥被送养给了别人,父亲一直在疾病的折磨下过着痛不欲生的生活……于是,这个学生一心想着赶紧初中毕业为自己的家庭分担家务,对于学习已经完全放弃了。对于这个学生,教师对他采取了多次单独的心理辅导,希望在辅导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些许转变。在心理辅导中,教师列举了很多相似的案例,用他们成功的结果勉励他,让他对未来有了信心,并开始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中,由于他落下的课程很多,教师就帮助他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上的优势,使他慢慢地走出了自己那种毫不在意的心态,开始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不断地努力着。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不同的,他们可以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出口,也可以将自己的境遇与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

三、不忘温暖问候,实现情感交流

没有温暖的教育是失真的教育。在初中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他们因为疏于管教,在行为习惯上会表现得较为叛逆。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爱,这样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例如,在班级里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女生,母亲改嫁他人,父亲也远走他乡,只有她自己与奶奶一起生活。这个女生性格早熟,沉迷早恋,还学会了吸烟。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急在心里,深知如果这样直接去教育会适得其反,于是在生活上给予她照顾,周末的时候带她去自己家里,带她去逛街,使她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一个女生该有的自尊和坚持。慢慢地,她开始觉悟到自己的错误,并远离了那些叛逆的学生,走向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温情是教育不变的主题,只有在温暖的怀抱中,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将自己的内心袒露给老师。这样,教师的教育才会变得更加有效。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信任和温暖是与学生沟通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会失去教育的方向。同时,教师要因材施教,时刻关注这个弱势群体,并把握好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严万森,童辉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01).

[2]李艳.初中生心理韧性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2).

推荐访问:弱势群体 促进学生 成长 关注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