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浅谈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当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促使他自觉地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本文介绍了几种趣味教学的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很容易对真实的情境产生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结合具体的问题创设生动的情境。如我在讲“圆的面积”一节时,就设计了以下问题:①.一只小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绳子(无弹性)拴在大树上,小羊能在什么范围活动?学生答:在一个圆内;②在怎样的一个圆内活动呢?学生答:在以大树为圆点,以绳子长为半径的圆内活动;③小羊能够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学生又答:小羊能够吃到草的最大范围可以用以这根绳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来表示。这样一来教师以“小羊吃草”作为情境引入,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很自然地走进了一个圆的世界,问题很容易地得到了解决。

二、让学生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接受数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对于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数学思维其实是很有趣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之所在。我曾在数学小组活动时让学生解过一道“三兄弟分糖”的应用题:父亲分糖给三兄弟,老大最多,老二其次,老三最少;老大从自己的糖果中拿出一些分给弟弟们,使两个弟弟原有的糖果粒数翻倍;老二效仿哥哥,也从自己现有的糖果中分一些给哥哥和弟弟,使他们已有的糖果粒数翻倍;老三也学两位哥哥的谦让精神,从自己已有糖果中分一些给哥哥,使两位哥哥已有糖果粒数也翻了倍,结果兄弟三人都得到了64粒糖。问父亲原来分给三兄弟的糖果各有多少粒?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用方程思维,有的学生认为用逆向思维,直接用算数解法就可以。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派,分别运用这两种思维解题,看哪一派的思维方式更巧妙。经过比较,这类问题用方程解非常麻烦,而通过逆向思维用算术方法不仅计算量小,而且解法巧妙,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让他们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又如一些数学题还被编成了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下面的蜗牛爬竿问题:一根竿高二丈三,一个蜗牛往上攀;白天爬竿四尺六,夜里下滑二尺三;小小蜗牛上竿顶,一共爬了多少天?

解这类题目,需用到简单的小学数学知识,其内藏机巧,既能够开拓思维,又饶有趣味,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小学生试试,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兴趣”和“习惯”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要让他们逐步学习一些思维方法,这样他们才能更加深入的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与趣味性。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一年级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联系。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在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2支。”等等,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粉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都会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快乐的,故而打造“快乐课堂”应成为教师的第一要务。而事实上,当下的不少课堂死气沉沉,让学生如坐针毡,苦不堪言。教师如果能另辟蹊径,创新教学方式,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以评书的形式将趣味桥段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值得赞赏。“且道唐僧师徒走到了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郡侯上官张贴告示,凤仙郡连年抗旱,累岁干荒”“孙行者上天行至披香殿里看时,见有一座米山,十丈高下;一座面山,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拳大之鸡,那米吃。面山边有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舔那面吃……”如此精彩的评书语言试想哪个学生不喜欢?众所周知,评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引入课堂,是当前每一个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就拿评书来讲,它是传统文化中出类拔萃的一门语言艺术,深受国人的喜爱,学生也是如此,教师不妨能动地加以利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要多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改革教学方法,摈弃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方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多在校园里出现,多在课堂上展示。惟其如此,才是成功的课堂、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师。

五、结语

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学校、在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创造条件,而不是生硬地给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数学理论。教师要根据实际,为这些学生准备一些有趣味、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又不脱离当前课内学所学的题目,运用深入浅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饶有趣味,这样做才能真正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建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4).

[2]张正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新课程导学,2012(21)

推荐访问:浅谈 学习兴趣 小学生 激发 数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