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杨志雄:树立诚信品牌 振兴香港工业

作者:jkyxc 浏览数:

以信为本 以诚取信

杨志雄

杨志雄

1944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广东,三岁到香港。现任香港富士髙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成员、香港电子业商会赞助会员及荣誉副会长、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永远名誉会长及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曾任仁济医院总理、仁爱堂总理。2004年荣获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颁发荣誉院士,2006获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颁发院士荣誉奖。

Yang Zhi Xiong,

Born in Shanghai in 1944 and his ancestral home is Guangdong province. He went to Hong Kong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and currently acts as the chairman of Fujik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board member of Hong K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 sponsoring member and honorary vice president of the Hong Kong Electronics Industry Council, permanent honorary chairman and standing vice president of the Professional Validation Council of Hong Kong Industries Limited,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He has once served as the premier of Yan Chai Hospital and of Yan Oi Tong. In 2004 He received“honorary academician” from the Professional Validation Council of Hong Kong Industries Limited, “honorary academician” from Asian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n 2006.

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实施经济多元化方针,金融、房地产、贸易、旅遊等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开始,内地的改革开放成为香港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从而使香港实现由製造业为主体到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二次经济转型。当众多企业家和大量资本涌入新兴产业时,一家电子音响企业——富士髙实业有限公司於1982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成为香港工业处於低谷的一支生力军。24年过去了,富士髙在前景黯淡的工业领域里大放異彩,雄踞香港电声音响产业龙头的宝座,成为振兴香港工业经济的开拓者之一。而且富士髙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於2000年4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首间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的电声产品集团。

富士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成功之道是什麽?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就这些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香港富士髙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知名工业家杨志雄先生。

记 者:富士髙经过二十四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作为创始人和见证者,请杨主席介绍一下富士髙的发展历程。

杨志雄主席(以下简称杨主席):我一直从事电子工程行业,富士髙成立之前任职於电视机厂及电子警报系统公司工程部。在1979年日本索尼发明了Walkman 随身听,1980年随即在香港流行起来。抓住这一商机,我和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集资创立了富士髙。集团总部设在香港沙田火炭工业村,主要负责香港的接单和採购,厂址位於东莞虎门大宁村,是当地第二家外资厂,员工只有24人,从事收音机及双卡式录音机加工,兼生产卡式机耳筒和电子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Walkman随身听音响耳机主要产地是日本、台湾和韩国,由於我们的造价比他们要低近一半,逐渐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与强劲对手的比拼中,富士髙於生存的夹缝间获得了一席之地,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信任。当年风靡国际玩具市场的椰菜娃娃,其音响收音机的耳机,大部份都是富士髙的产品。1985年,一位法国商家交给公司100万美金的耳机订单,成为当时数额最大的一笔生意,为富士髙真正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现在,这家公司仍与我们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係。

到八十年代中期,集团以垂直生产方式为富士髙提髙毛利,同时做到了品质控制和货源供应的质量保证。比如採用自主生产之後,一个扬声器的价格比购入低三分之二,边际利润增加百分之五十。产品品质已经达到台湾厂家的同等水平,增加了竞争优势,扩大了市场份额。垂直生产做到内销香港的同时,又能以外销的方式提髙集团的效益。先後成立的富士髙包装物料有限公司、富士髙精密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宁波富舜电业材料有限公司等相关配套企业,所生产的电声配件向外销售产值已佔总业额的两成以上。

随着八十代末多媒体、计算机产业的兴起,富士髙紧随潮流以多媒体的音箱、耳机及计算机用的扬声器为主打产品,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髙潮。1988年,新加坡公司Creative的Sound Blaster 计算机音箱,日本公司Commodore和美国IBM的计算机音箱都是由富士髙生产,成为世界第一家生产计算机音箱的公司,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虽然很快就有众多厂家进入这领域发展,但我们已经又成功开拓了民航客机的耳机市场,在风云来临的前夕,让富士髙平稳地在变幻叵测的商海上转舵前行。

归纳起来,富士髙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是从加工型向自主生产型企业的转变,第二是藉助於多媒体、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垂直生产,巩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第三是目前集团所经历的,紧随手机产业的发展提髙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富士髙的科技品牌。

记 者:富士髙是紧跟时代潮流而日益壮大的,那麽现今的发展规模和状况是怎样的呢?

杨主席:富士髙现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八个附属公司,员工大约一万人的香港上市公司,在广东东莞、浙江宁波、江苏苏州均设有厂房,在欧洲和台湾设有销售办事处。其中东莞厂房总面积为13万平方米左右, 生产面积为7万平方米。目前坚持从事耳机、音箱、麦克风和免提耳机等产品的生产与研发,为全球的音响、多媒体、通讯、教育及保安等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客户群包括了全球各地知名的进口商、製造商、批发商、连锁式零售店、分销商、代理商、航空公司,汽车生产商等。

近年来,公司可谓是殊荣不断。 其中包括2000年荣获香港工业奖“生产力优異证书”;2002年分别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和香港贸易发展局颁发的香港工业“品质奖”及香港工业奖“出口市场推广证书”; 2003年及2004年,富士髙产品也分别获得香港电子业商会颁发“创新科技产品奖”之音响/影视类别“银奖”和消费电子产品“金奖”;2002年,DHL/南华早报授予的香港商业奖中的“傑出企业奖”;以及2005年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创新知识企业奖”等等。

记 者:从一家仅有24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香港的上市公司,且业务范畴遍及全球,您认为富士髙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在经营管理策略上,您又是如何把握的?

杨主席: 富士髙现在只能称为中等规模的企业,仍旧处於成长期。能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是公司上下一致努力的结果。在经营上,我个人的原则是顺天时、得地利、佔人和,也就是把握时机、选择合适的营商环境、对客户和员工兼顾。在这三者之中,天时和地利是不稳定的因素,惟有人和是可以掌控。要做到人和,就必须以诚信为前提。

创业初期,曾有一家外国公司和我们洽谈合作事宜,经历了很长时间,最後却选择了一家台湾企业。当时我跟对方说,富士髙已经根据贵公司的要求製作出模具,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我们还可以合作。果然,三个月後,那家公司再次联络我们,达成合作意向並持续到今天。列举这个故事想说明的是,富士髙对待客户方面是“想在先、做在先。”有句话不是说“客户是上帝”吗?所以我们一向坚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市场开拓方针。现在,富士髙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一、二十年的老朋友,包括全球著名的手机製造商。在深信“朋友多了路好走”的前提下,我们结交新朋友的同时,也不会忘掉老朋友。将诚信的企业作风,传递於合作伙伴之间,演变为富士髙无形的金字招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商业氛围。

当然,以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最重要的是将诚信落实到行动上,以产品征服客户最为关键。这一点我非常信奉“只有做到自己心中的百分百,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和信赖。”富士髙的产品每一个生产环节抓得都很细致,所採取的垂直生产方式,很大程度上把严了产品的质量关口。集团旗下的精密五金製品厂、包装物料厂等附属公司,在满足内部配件需要的同时,70%对外销售,目的除获取利润外,更是通过竞争的方式来提髙配件的品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有公司每年会举办供货商日,加强与供货商的沟通,把客户所要求的产品品质水平等讯息传达给供货商,以保证原料供应的合格率。与此同时,集团在耳机、麦克风、音箱的生产环节上,注重技术革新,融入更多的髙科技元素,使产品能够较快地更新换代。以往都是集团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通过提升研发能力之後,很多客户都是冲着新研发的产品和公司进行合作的。所以说,从事工业不能止步不前,一定勇於创新、善於创新,这样才是对公司和企业负责,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才能在纷繁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立於不败之地。

至於对待员工,其实是和对待客户一样,需要诚信。记得一位工业前辈曾说过:“工人是工厂的重要支柱,我们要善待他们。”员工们之所以会选择在富士髙发展,是因为公司值得他们的信赖。这种信任度的建立並非是一日之功。公司成立之初,就考虑到一般同类型工厂在工资方面没有任何差距,所以就在其他方面给员工增值。比如每年给予每名员工三十至四十小时的不同培训,包括技术和管理方面。每个部门每年都有一定资源上的调补,支持员工修读短期课程,並与国内大学合作定期举办销售、财务、生产、管理等髙级文凭班。如果有员工进入更髙层次去深造,公司会根据员工年资以不同份额支持他们的学习费用,並且不订任何协议或合同,我们欢迎他们学成之後回到公司工作。假设他们另有发展方向,绝不阻拦,任其自由,这也算是公司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在公司相继获得ISO:9001品质管理证书及ISO:14001环保证书之後,赋予了员工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员工的生活管理上,公司採取的是日本“5S”法,所以厂区和生活区不会出现走廊晾衣服掛“万国旗”的现象。

正是由於管理员工时以诚信为本,公司员工的流失率相对较少,每年招收人才时也不会出现“饥荒”,並且员工中的大学生已经佔据总数非常大的比重。有些老员工已经工作了一、二十年了,有一位1989年进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上市後,他所分配到的股票价值达到2000多万元。只要是人才,公司会不惜重金去招纳或培训。

现在到处都提倡“和谐”,我个人认为一家企业也需要和谐发展。“人和”经营原则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与客户和员工关係和谐了,企业才能在和谐中平稳地向前进。所以说,诚信与和谐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就是我们的经营管理思想

记 者:现在企业文化在商业领域里非常盛行,不知富士髙的企业文化内涵是什麽?请您介绍一下在企业文化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杨主席:目前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处於进一步完善之中,就其核心内容应该是“诚信”。富士髙的品牌价值在於诚信,我想每一个富士髙人都应当具备诚信品质。至於具体工作嘛,公司在员工生活区建成了计算机培训室、医务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桌球室、舞厅、小卖部、图书馆、电视室、投影室、银行自动柜员机、自助洗衣房等设施。每层宿舍均安装了电话,方便员工联繫亲友。

为了丰富员工业餘生活,公司每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开生日会和送生日礼物。特别是电视室,是按照频道进行分设,避免了员工在选择电视节目上而引发的不必要矛盾。星期六、日开放舞厅,举办舞蹈班,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大型文娱康乐活动,如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演讲比赛、遊园会、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卡拉OK比赛、厂运会、迎春联欢会等。记得刚过去的迎春联欢会上,公司组织的抽奖活动中的头奖是一辆轿车。这些活动的开展,是在履行公司将5%纯利用於员工的承诺。

另外在信息方面,员工们可以从宣传栏、公司报纸、网站等渠道了解公司发展情况,还可以通过提案、总经理信箱、讨论板、心之桥、热线电话形式等陈述自已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们意识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为公司出谋划策。

什麽是企业文化?我觉得不是流於言表,而是落到实处,落到员工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不仅能够诚信地对待公司,还能够以诚信为原则去处事为人,我认为这就是富士髙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记 者:富士髙现已是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未来将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您希望通过富士髙的发展为香港工业经济振兴提供怎样的宝贵经验呢?

杨主席:现在国家也开始在强调企业的环保意识,我觉得非常及时。在欧美发达国家,环保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未来集团将会在这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原料、出品等方面的环保,处理好废料的回收问题,打造企业的绿色品牌,争取在同业中起到表率作用。同时,集团将走集中化发展路线,保持“宁缺勿滥”的清醒头脑,突出拳头产品的品质优势,顺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发展规划的实施,是为了给富士髙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对购买富士髙股票的股东们履行承诺和负责。

至於向香港经济的振兴提供宝贵经验,也许不敢当了。但是我们在选择工业作为发展目标而成立富士髙时,的确是想为香港经济的振兴注入一些力量。当金融、房地产、贸易、旅遊等产业这些“经济新贵”迅速发展起来之後,作为曾是香港经济支柱的工业,受到了商界的冷漠。我们选择工业,目的是证明其仍然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做这一行比较辛苦,但是道路相对平稳,没有房地产等行业的大起大落。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工业並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说明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而在此期间,香港经济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原因就是过分地依赖於房地产、金融等经济形式。相信香港经济的再一次腾飞,工业将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然,香港工业领域还存在技术水平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但自从回归後,这些问题都得以逐步改善,藉助内地的先进技术和雄厚的人才资源,香港工业经济所迎来的将是生机盎然的第二春。

记 者:您在工业领域拼搏了三十多年,被誉为香港的“耳机王”,作为一名成功的工业家,您是如何看待成功和回报社会的呢?

杨主席:工业属於实业的范畴,有句话不是“实业报国”吗?我想一名工业人的成功应该是和回报国家与社会是成正比,而不是个人获得了多少荣誉和财富。多年来,我担任很多学校的校董,还以太太的名字捐建了一所学校,名为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关心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香港多出一些工业人才。

为此,富士髙为香港城大科学及工程学院提供实习基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展现出来,增强他们毕业後适应社会的能力。实际上这些学生毕业後不愁找工作,因为香港很多家长对工业不太理解,认为孩子毕业後会到工厂中只会从事生产工作,但真正工业界需要的人才和工种实在太多了,其中可包括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等,造成香港工业人才的断层很大。所以,我希望今後多培养香港青年人对工业的兴趣,支持教育界对工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香港工业界“不拘一格降人才”时代的到来而努力。当大量的工业人才湧入香港经济的潮流之中,成为香港经济振兴的中流砥柱时,我才真正获得了成功。

推荐访问:香港 振兴 树立 诚信 工业

相关文章:

Top